施浩山为家乡挥笔忆写红色故事
施浩山,男,1944年出生于滨海港经济区大淤尖村(原淤尖乡淤尖村),高中文化,1964年从事教育工作,2004年光荣退休。户籍滨海港经济区小街路。 工作40余年,一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,教育教学实绩显著,爱生如子,多次受到主管部门表彰。其毕生勤奋好学,爱好文学、书法。多才多艺,集美术绘画特长于一生,平时为人低调,谦虚谨慎,尊重他人,团结同志,与人为善,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。 施老师爱好广泛,博览群书,可谓才华横溢。为了宣传地方红色历史,弘扬家乡往日乡贤,退休以后,他胸怀壮志,创作十集电影剧本《宋公堤》,重塑了历史上为民造福的好官形象,其正能量在生活上形成一定的影响。 (施浩山向新四军老战士赠送创作剧本《宋公堤》和《浩瀚流星》)
施浩山老师有一位烈士堂哥施浩瀚为国捐躯,他允诺“一定把哥哥的事迹记录下来”,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若,不顾身体病痛,坚持成功创作电视剧本《浩瀚流星》。他自费万余元先后5次印刷,用于红色文化交流,他的作品生动地反映了施浩瀚烈士洒热血英勇抗战的大无畏精神。 他创作的《宋公堤》更重现了宋乃德县长带领滨海人民修筑海堤的壮丽场景。记录下一段段沁人肺腑的感人故事。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。 (作者:70年代《盐阜大众报》黄海潮文艺版会员 罗会清)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
展开